國健署長邱淑媞提醒,
天冷吃火鍋,慎選食材才能吃出健康
熱騰騰的火鍋,是民眾冬日聚餐首選
國民健康署昨舉行記者會,
示範聰明吃火鍋「六招」:
拒吃到飽、採清湯底
巧搭醬料、多吃蔬食
少加工品、少吃甜點
國健署署長邱淑媞說,寒流來襲,
火鍋餐廳高朋滿座,
火鍋驚人熱量卻被忽略,稍不留意,
身材走樣,甚至危害健康
國健署統計,
市售火鍋一餐熱量至少3170大卡,
相當11碗白飯
民眾吃一頓就胖0.32公斤;
每星期吃一次,一個冬天就胖4.3公斤
邱淑媞說
最好不要去「吃到飽」火鍋店
麻辣湯鹽分很高,最好不要喝
加工火鍋料是高熱量來源,要少吃
她鼓勵大家火鍋聰明吃,
用昆布清湯來取代麻辣湯
冬粉取代泡麵、菇類取代加工食品
醬料忌太鹹,
不要搭配含糖飲料或甜食
她也提醒,晚上吃完火鍋,
血液集中腸胃,走出餐廳如冷風直吹
年長者易血壓飆高,誘發中風、心臟病
民眾吃完火鍋走出室外,要先做好保暖措施
國健署提供聰明吃火鍋「六招」:
第一招、拒吃到飽:
建議愛吃火鍋民眾選擇份量固定的火鍋店,
養成餐餐七分飽習慣
吃到飽火鍋短時間內吃下大量東西,
增加腸胃道負擔外
多餘熱量會轉成脂肪囤積體內
第二招、採清湯底:
選擇昆布或番茄蔬菜湯
少選麻辣鍋、
酸菜白肉鍋等熱量較高湯底
麻辣湯底熱量是清湯底熱量三十八倍之多,
鈉含量也容易超標
第三招、巧搭醬料:
沙茶醬、醬油、辣椒醬及豆瓣醬,
油脂及鈉含量高,應少沾
並建議用天然食材如
蘿蔔泥、蒜、蔥及香菜搭配提味
第四招、多吃蔬食:
多選當季天然未加工、
可見食物原貌食材,如茼蒿、菠菜
蘿蔔及各式的菇類,
熱量較低又富含營養素、
纖維質,更可增加飽足感
第五招、少加工品:
炸豆皮等油炸類火鍋料含有大量油脂,
貢丸、火鍋餃使用肥肉來增加口感,
脂肪及熱量很高。常見加工料,
熱量最高前五名為:
炸豆皮、燕餃、魚餃、蝦餃、貢丸
鈉含量最高前五名
為魚卵卷、旗魚丸、蟹味棒、甜不辣和魚餃
第六招、少吃甜點:
店家無限供應,容易吃下大量的糖
建議以白開水或無糖茶取代,
既解渴,也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
~ 本文摘錄自 2014.12.17.
人間福報【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】
以上健康資訊由朋友轉寄